徐渭字文長,號天池山人,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幼年所居在紹興城內的青藤書屋 。徐渭性情放縱,少年屢試不第,灰心仕途。徐渭中年以后開始學畫,擅長畫花鳥,兼能山水、人物、水墨寫意,氣勢縱橫奔放,特長于水墨大寫意花卉。
《雜花圖卷》是徐渭的一件代表性作品,創(chuàng)作于明萬歷年間,這幅長卷縱30厘米,橫1053.5厘米,是以大寫意入畫的典范之作。在這幅長卷中,徐渭以淋漓酣暢的焦墨、潑墨、積墨等多種技法,分別畫有牡丹、石榴、荷花、梧桐、菊花、南瓜、扁豆、紫薇、紫藤、芭蕉、梅、蘭、竹等共計13種花卉蔬果。謝稚柳先生在觀后冠其“天下第一徐青藤”的美譽。
《雜花圖卷》中,各種花木或疏或密,墨色濃淡相宜,用筆姿縱率意,筆觸歪斜正側,跌來倒去,或偃或仰,隨意點染,自如流暢。徐渭以其疾飛狂掃的豪放氣勢,縱橫揮灑,整幅畫面以牡丹開始,墨色濃重,含羞沾露,描繪出清雅脫俗的牡丹神韻;其后是一株石榴花,繼而是大片水墨荷花;接著,畫面進入第一個重點,一株高大的梧桐躍然紙上,所占篇幅,是前三種花卉的總和。徐渭只畫出了梧桐樹干和枝葉的一部分,卻傳遞出桐蔭蔽日的感覺;幾筆隨意點染的菊花、南瓜、扁豆、紫薇,自成一組,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之后,畫面進入第二個重點部分,葡萄和芭蕉相繼出現,構成了畫作的主體部分,占據了三分之一的篇幅,看似隨意的線條,交織出葡萄藤,暴雨般的濃墨交錯有致,勾勒出葡萄的葉片和果實;接著,以潑墨的方式畫出大片的芭蕉葉,把畫面推向高潮,緊接著,芭蕉葉的墨色由濃變淡,畫作轉向最后一部分,用淡墨勾勒出梅花、水仙和竹子。
畫中線條、墨彩、氣韻、造境俱佳,忽如狂風乍起,驟雨俱至,斑斑墨點,筆走神蛇,點線飛舞,縱橫密集,線條速疾顛狂,宛如波瀾起伏的宏大交響樂,傾刻。忽又筆住墨涸,戛然中止,墨彩紛呈,留下滿紙斑斕。時隔4個世紀,畫中仍可顯見墨跡津津的濕潤感?!峨s花圖卷》,通幅情意所至,氣勢豪放,發(fā)揮了高度的藝術技巧?!盁o法中有法”、“亂而不亂”,表現出畫家深厚的功力。在四百年后的今天,仍給人以筆墨淋漓,賞心悅目之感。
《雜花圖卷》可以折射出徐渭中晚年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狀態(tài)。他自稱“畸人”,在科舉道路上屢遭挫折,考了8次,直到41歲也未能中舉。飽嘗人間冷暖的徐渭最后在貧困潦倒中死去。袁宏道曾經慨嘆:“數奇不已遂為狂,狂疾不已遂為囹圄。古今文人牢騷困苦未有弱先生者也?!?/div>
《雜花圖卷》現收藏于南京博物院,是南京博物院18件鎮(zhèn)院之寶中唯一一件書畫作品。紹興市前觀巷大乘弄10號——青藤書屋內陳列了徐渭《雜花圖卷》(復制品),適逢新春佳節(jié),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過來參觀一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