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六月,林木蔥蘢。一陣微風輕輕吹來,河岸旁綠意盎然,河道中輕舟碧水搖櫓蕩波。里弄小巷、小橋流水、粉墻黛瓦、青石板路、庭院深深,讓書圣故里景區(qū)充滿了濃郁的江南水鄉(xiāng)文化。
端午小長假,景區(qū)熱鬧非凡,各種各樣的民俗活動,吸引游客和市民朋友積極參與。
點雄黃 驅五毒
排排隊,點雄黃,畫“王”字
在額頭上用雄黃畫"王"字,用意以雄黃驅毒、以猛虎鎮(zhèn)邪,寓意孩子將來猶如老虎那樣勇敢并保佑孩子如意吉祥。
DIY 五 色 絲 線
紅的、黃的、黑的、綠的、白的……
包 粽 子
一起動手,歡樂融融
包粽子是端午佳節(jié)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糯米、粽葉、烏豇豆一字排開,游人們在經驗豐富的包粽師傅帶領下學包粽子。只見師傅拿起粽葉挽成漏斗,鋪上糯米塞入烏豇豆,再鋪一層糯米,粽葉一合,拿繩子迅速捆扎,一個結實的傳統(tǒng)烏豇豆粽就包好了。
一系列流暢的動作,看得老外們直呼“amazing(神奇)”!
端午知識問答
五色絲線,由紅、黃、黑、綠、白等五個顏色組成,古代也叫五彩長命縷。系五色絲線是端午節(jié)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端午節(jié)佩戴五色絲線以辟邪,帶來好運。絢麗的五彩絲線不一會兒在游客朋友們的手中被編織成一串串形式各樣的彩繩,精美又別致。
據說,在端午節(jié)后的第一個雨天,把五彩線剪下來扔在雨中,會帶來一年的好運哦~
DIY 香 囊 袋
“哇,好香啊!”
佩香囊是端午傳統(tǒng)習俗之一,有驅邪避瘟之意,還有驅蚊去乏的作用。游客朋友們將艾草、丁香、薰衣草、薄荷等中草藥裝進香囊內,不僅能防止蚊蟲叮咬,還能寄托美好的祝愿。
提問:屈原是我國春秋時期哪國人?
回答:楚國人
提問:清明插(),端午插()?
回答:柳,艾
你答對了嗎?
講堂艾葉又飄香
快樂研學在書圣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扎菖蒲、做香囊讓來參加的同學們對中國傳統(tǒng)端午佳節(jié)有更深地了解,知曉端午節(jié)的來源,讓他們有所學有所得。
書圣故里景區(qū)祝您端午安康!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