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二月將盡,季春時(shí)節(jié),緊隨其后。都說無計(jì)留春住,而在這個(gè)乍暖還寒的日子里,卻獨(dú)有那么一種花兒,比春意闌珊得更早上了那么幾分——晚櫻。
會(huì)稽宛委山下,早櫻的極盛時(shí)期已告一段落。晚櫻花期至4月7日結(jié)束。
隨著花瓣的飄落,翠綠的櫻葉冒出了頭。櫻花淡雅、柔美,但因其花期短暫,而常常令人有“多少好花空落盡,不曾遇見賞花人”之嘆。
佳期雖短,譬如櫻花,它卻還是不舍在這最好的春光里離去,要開放出一段最后的熱烈——早櫻過后,晚櫻便略施粉黛,接踵登場(chǎng)。
雖然都屬櫻花,晚櫻卻別有一段與早櫻不盡相同之風(fēng)流。若說早櫻典雅柔和,如同小家碧玉;那么晚櫻則可謂艷麗華貴,有大家閨秀之風(fēng)。
晚櫻偏愛繁華。綴于枝頭者,少則兩三朵、多則四五朵聚生,櫻花園中便成了一派“千朵萬朵壓枝低”的景象。
晚櫻花朵顏色變化也極其豐富,除了白色、粉紅,還有偏紅色、紫紅的,透露出一種成熟之美。
晚櫻不似早櫻般單薄,其花多為重瓣,故有晚櫻品種被人們稱作“八重櫻”。 層層疊疊的花瓣中掩著嫩黃的花蕊,帶著點(diǎn)“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味,羞怯地望著賞花的人兒。
已是陽歷四月初,晚櫻盛開的日子。春風(fēng)小動(dòng)之時(shí),晚櫻那呈層層波狀的粉色花瓣便微微顫動(dòng),似閨閣女兒提袖遮面的千般嬌羞,又似在絮絮訴說著對(duì)人間、對(duì)春光的萬般不舍。
清明之后,櫻花落幕?;蛟S不該再讓她久等了,在晚櫻落盡、櫻葉開遍之前,做一位能夠欣賞晚櫻之美的賞花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