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山凝翠,鑒水流長。風(fēng)暖芳草,雨生百谷。4月20日下午,緊承公祭大禹陵典禮的余韻,民祭大禹陵活動于下午14時左右展開。
這是民祭大禹陵典禮首次被納入谷雨的大禹祭典中,吸引了大禹后裔踴躍報名,參祭熱情高漲。2019年民祭大禹陵典禮由紹興市節(jié)會辦主辦,紹興市大禹陵管委會、紹興市大禹文化發(fā)展基金會承辦,中國大禹文化研究中心、浙江大禹文化研究會、姒氏、夏氏、鮑氏、余氏、夏侯氏、包氏、涂氏、佀氏、譚氏等十一個姓氏共同協(xié)辦。
14時00分,主持人宣布祭典開始。全體肅立雅靜,頌唱《大禹紀(jì)念歌》。鳴禮炮九響。頌禹王劈九山、通九道、治九河、劃九州、鑄九鼎的豐功偉績。
擊鼓三十四響,代表全國三十四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對先祖的緬懷;撞鐘十三響,歌頌禹王治水十三年之豐功偉績。
敬獻花籃,禹裔代表上前整理綬帶。
向禹王敬獻三牲、五谷珍果、祭酒。
向禹王敬獻江淮河漢圣水。由擊鼓將軍、撞鐘將軍護送長江圣水、淮河圣水,獻給禹王,寓意為百川歸海、眾志成城。
主祭人、陪祭人沐手敬香。
大禹后裔代表夏先重先生恭讀祭文,表達對先祖的追思。
獻舞、獻樂,告祭禹王。
全體向大禹陵敬行祭拜禮,禮成。
最后,主祭人、陪祭人、各位參祭人等在護國將軍、儀仗隊、禮賓司的引領(lǐng)下前往享殿謁陵。
公祭、族祭、民祭大禹活動,都是華夏兒女、大禹后代對共同的中華先祖——大禹所表達的緬懷之情。華夏子孫十三億,會稽山下纘禹緒。讓我們在祭禹這項中華傳統(tǒng)禮儀里,高敬先祖的豐功偉績,感懷先祖之精神、氣節(jié),傳承大禹精神,在這新時代共同攜手向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
追憶先祖,治水立國,肇始華夏,萬世永賴。4月21日起,大禹陵歡迎全球華夏子孫來此祭祀祈福,共思大禹明德。
4月21日—4月30日期間,大禹陵景區(qū)每日民祭場次安排如下:
上午:第一場9:30—10:00
第二場10:30—11:00
下午:第一場14:00—14:30
第二場15:00—15:30